白蜡树
Fraxinus chinensis Roxb.
深圳植物志>> 第3卷 >> 木犀科 OLEACEAE >> 梣属 Fraxinus
Fl. Ind. 1:150. 1820.
落叶乔木,高5-8m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小枝圆柱形,灰褐色,无毛或嫩时疏被短柔毛,后变无毛,具小皮孔。冬芽阔卵球形或圆锥形,被褐色绵毛或腺毛,有芽鳞。奇数羽状复叶长12-25cm,有小叶(3-)5-7(-9)枚;叶柄长3-9cm,与叶轴和小叶柄均在幼时疏被短柔毛,后变无毛;小叶柄长0.2-1.5cm;小叶片阔卵形、卵形、倒卵形、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(4-)7-10(-12)cm,宽2-4(-6)cm,顶生小叶片比侧生小叶片稍大或近等大,纸质至有时革质,基部钝圆或宽楔形,有时两侧不对称,边缘有整齐的锯齿或波状齿,有时下半部边缘全缘,先端渐尖至长渐尖或尾状,下面疏生小腺点,两面无毛或下面沿中脉两侧密被白色长柔毛,侧脉每边6-12条。圆锥花序顶生或生于枝上部叶腋,长5-10cm;花序梗长2-4cm,与花序轴和花梗均无毛或疏被短柔毛;花与叶同时开放,单性,雌雄异株;雄花排列紧密:花萼杯状,长1-1.5mm,近无毛;先端具4枚三角形的短齿;无花冠;雄蕊2,花药长圆形,与花丝近等长;雌花排列疏散:花萼筒状,长2-3mm,先端具4枚三角形的短齿;无花冠;子房卵形,花柱细长,柱头2裂。翅果匙形至狭匙形,长3.5-4cm,宽3.5-7(-15)mm,翅下延至果的中部或下部,先端钝或微凹;果圆柱形,长1-1.5cm。花期:4-5月。果期:7-9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有栽培。
分布: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或栽培。越南和朝鲜半岛有分布。
用途:我国华南和西南各地常栽培作为放养白蜡虫的寄主树。叶药用,煎水,可治皮炎和皮肤过敏等症。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《深圳植物志》第3卷 312页
图 325 白蜡树 Fraxinus chinensis
2194
图 325 白蜡树 Fraxinus chinensis
1. 分枝的一段、羽状复叶和果序;2. 雄花;3. 雌花;4. 翅果。(杨莎绘)
1. 分枝的一段、羽状复叶和果序;2. 雄花;3. 雌花;4. 翅果。(杨莎绘)
版权所有 ©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粤ICP备09129350号-9      
地址:深圳市罗湖区仙湖路160号 咨询电话:(0755)2573 8430 Email:fsz@iplant.cn